![]() 明代沈周作品 沈周作画中和平稳,他用笔疾徐合宜,节奏也较为平缓。画面更强调书卷气息,构图中规中矩,不求奇险。用笔也不诉诸蛮力,有温文尔雅的君子气度。 牡丹图中写生画一枝牡丹,绽蕊怒放。墨法纯熟,以极淡墨写花枝,墨色中加入汁绿写叶,淡墨写花,形象生动。上方有作者长篇题词。 ![]() 明代唐寅《题牡丹图》 《题牡丹图》是唐伯虎的一幅画作,这是唐伯虎题在自己画作上的一首诗。故事开元重牡丹,沉香亭北冷泉南。如今颜色还依旧,风雨江东月润三。 ![]() 明代陈淳作品 陈淳用双钩画法,用笔松动轻灵,通体体现用笔的弹性和书写性,从格调上继承吴门画派的委婉温和,用笔、用墨都不急不躁。 ![]() 明代徐渭《水墨牡丹图》 牡丹是徐渭最喜欢画的花卉之一。徐渭的大笔写意牡丹前无古人。他不用色彩,仅以泼墨为之,无论花头及叶皆大笔点染而成,仅枝茎及叶脉用线条画出。此作牡丹花头用蘸墨法点花瓣,花瓣内端深外端浅,花头中部浅周边深。花头点成后,趁湿用重墨点花蕊。整幅作品无论布局、笔墨,均泼辣豪放,气势逼人,立意鲜明,水墨润泽,极有生意。虽是水墨画成,却有富贵庄严之相,属徐渭代表作之一。 ![]() 明清恽寿平作品 恽寿平的作品有一种淡泊清雅的气息,其尤善于用水、设色,画面有生香活色的气质,又不落于庸俗。 ![]() 清代华嵒作品 华嵒兼工带写的技法,在顾及造型的前提下又不失笔法的灵活,作品轻松生动,设色丰富又能协调统一。 ![]() 清代李鱓作品 李鱓经历由工入写的绘画历程,设色延续前人的传统,清雅鲜活,笔法上有“长枪大戟”之势,所以粗中有细,平中有奇,笔法多变。 ![]() 清代赵之谦作品 这张画的重点在于用笔,赵之谦擅长以篆隶入画,落笔肯定,结体紧凑,是金石画风的典范。 ![]() 晚晴吴昌硕作品 吴昌硕用笔朴厚持重,他发展了海派的篆隶入画,亦有积色积墨的技法,使得画面有雄厚、蓬发的质感。构图也多取繁茂磅礴之势,诠释了刚柔并济的美感,有力能扛鼎的丈夫气、英雄气 ![]() 近代齐白石 齐白石作品天真质朴,不卖弄技法,乃至设色使墨都力求单纯,体现从繁复简的美感,减却笔墨的火气,又凝练、简约了文人画的技法,是雅俗共赏的典范。 ![]() 近代黄宾虹作品 黄宾虹重视绘画理论,也对前人技法做了大总结。该作品中笔墨之间相互生发,墨气、笔气互相对比衬托,极富有中国阴阳和合的哲学意味。 ![]() 近代王个簃作品 王个簃的设色用墨,较海派前辈更为温婉滋润,画面没有大开大合,略有含蓄,但是也不失质感的厚重。 ![]() 近代张大千作品 张大千画花卉原本是取法于元明文人写意风格,但自1943年从敦煌临习壁画归来后,开始转变画风,致力于精笔工细、赋彩妍丽的画法、直朔唐宋诸家,所作牡丹较宋之前贤,别自俏立,独成一家。 ![]() 陆抑非作品 陆抑非作画严谨,他着重物象的层次,用笔墨归纳整碎的对比关系,虽然多用碎笔但又不失于稀松,把里外的层次表现得极为丰富。 ![]() 摇荡性情 晖丽万有 ——东泽画牡丹 文/崔大中 东泽,画痴。所谓画痴。是指心无旁骛,专注不渝,任性而为,尽其在我。是指专诚至极,忘掉一切世俗“价值观念”,毁誉标准。 东泽看似木讷,实则天性深秀。敏慧在里,痴情于外。他喜牛角独钻,拥茧自乐,然则时常会探出个头来,豁然间有一份别样情境在。每观其圆睁大眼,拥汗诳语,便觉其不知所云中有一种所云在。而每观其执笔如椽,纵横涂抹,真的是一番解衣盘礴、自然见性的大自在! 画痴必情痴。情痴之痴,乃过分之情。“过分”则与世俗相离,难于被世俗相容。东泽绘画发于性灵,独标于世,其随性挥洒之笔墨许多悖于俗理常情,其重性情,尚直觉,常做无象之象,无形之行,笔墨也不拘常形,故难以见容于俗世。在中国画坛,东泽是个异数,他的绘画,虽被称之为现代抽象中国画,实则也非抽象之言所能涵盖,在我看来,他的作品不应以抽象目之,而应该以“意象”名之,就此而言,他的绘画是富有个性气质和直觉灵性的中国绘画的现代发展和延伸。 东泽是从沂蒙山泥土里成长起来的画家。他是万物有灵的笃信者。在他的世界里,风雨雷电,花草鱼虫,飞禽走兽,阴阳两界,皆有神灵在。这让他的绘画被赋予了一层神秘的精神意味。这一意味,既有来自民间的中国人深层的精神完型,又有属于自己的独立的自性气质。 不知是何原因和契机,东泽近期迷恋上了图画牡丹。牡丹之于中国,是“花中之王”,其雍容华贵、艳压群芳。是富贵、吉祥、幸福、繁荣的象征,也是艺术家笔下被永恒演绎的经典。 东泽画牡丹,浓妆艳抹与清风摇曳相谐和,生面别开。其画牡丹,多画牡丹怒放状。那盛开的牡丹花全用实写。而枝枝叶叶则用现代水墨法为之。具象的花朵,抽象的枝叶,对比鲜明,整个画面节奏韵律,开张有致,情性湛露,视觉效果非常强烈。 回顾历史,牡丹绘画的起源,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。东晋顾恺之的名画《洛神赋》中已经出现了牡丹的形象.南北朝时,北齐杨子华画牡丹,牡丹开始真正进入了绘画艺术领域。从北齐杨子华始,牡丹已被历代画家演绎了1500多年。从魏晋到隋唐,再到宋代、元代和明清,及至近代。每个时期的牡丹都有各自的艺术风貌,都有不同的文化内涵,并因此形成了万紫千红的牡丹文化。 把东泽的牡丹绘画,放入绘画史的长河考量,则可以看到其牡丹绘画颇具自我风貌。东泽画牡丹,红花墨叶,辅以点彩,缀以杂花游鱼。而杂花游鱼细石等配景,都以意象或抽象为之,以托举牡丹富丽雍容华贵之态,映衬牡丹旖旎之风致。细细深究,也仍属近代齐白石红花墨叶一派的现代延伸。 细观东泽牡丹绘画的文化品格,则是雅俗共举。可谓大雅大俗,治于一体。东泽画牡丹,抽象与具象交融,现代绘画气息浓郁。观其题款,则直言“大富贵”,其文化指向,亲和民间文化意趣。雅与俗,传统与现代,民间与庙堂,在东泽的自然与情性表达下浑融一体。 近察当代牡丹绘画,基本延续了清末和近代画风。按体制基本为工笔和写意两类。按风格有雅和俗两格。写意牡丹中,齐白石的影响随处可见,不论墨叶红花,还是红花墨叶,皆不出齐白石牡丹绘画樊囿。由于牡丹易画俗,很多画家不愿为之。东泽近期选择画牡丹,其路径则是由对民间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运用开始,加之于灵性表达,从而别开生面,获得了牡丹绘画的新气象和新风貌。 盛世牡丹,乱世竹兰。作为富贵昌盛象征的牡丹绘画,在历史的长河中已经积淀为盛世富贵吉祥的象征,成为中国百姓心中的吉祥之宝。东泽画牡丹,不会没有对美满和富贵的期盼。 放眼当代牡丹之作,虽名家者众,但精神意趣别开新面者并不多见。东泽画牡丹是一例。 最后,将南朝梁代钟嵘《诗品序》之开篇句,略动二字以为赞:摇荡性情,形诸彩墨,照烛三才,晖丽万有! 东泽牡丹画作欣赏 ![]() ![]() ![]() ![]() |